【中銀化工】化工行業周報20250309:國際油價下跌,TDI價格下跌、製冷劑價格上漲
452025-07-04 17:28:24
近幾年,網絡傳銷作為傳統傳銷的變種,與傳統的傳銷方式相比,網絡傳銷具有更深的隱蔽性,更大的欺騙性,更強的危害性,嚴重破壞社會和諧。12月20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的《法治市場監管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顯示,將加大打擊傳銷力度,借助技術手段甄別新形勢下以電商、微商、消費返利等名義開展的新型傳銷行為,依法查處直銷違法違規行為。綱要還提出加強和改進反壟斷與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堅決懲治損害營商環境的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
傳銷上“網”打擊難
以網上商城、投資理財、愛心慈善、虛擬貨幣等為名義的新型網絡傳銷呈現多發態勢,這種無接觸、分散化的傳銷形式更具隱蔽性,傳播更廣、危害更大。在購物商城App上購物,成為會員拉人頭,就能參與利潤分紅,未來在公司上市後獲取股權?麵對這些誘餌,不少人上當了。
根據浙江省今年初公布的一起案例,一個名為“某億入口”的購物商城App平台會員遍布全國32個省份,注冊會員賬號90餘萬個,實際付費會員人數70萬餘人,涉案資金7000餘萬元。
這是一起典型的網絡傳銷案。市場監管總局網站上發布的提示稱,網絡傳銷通過特定網站網頁或社交平台發布傳銷信息,往往是打著電子商務、免費獲利、消費返還、網上創業、投資理財、愛心互助、網絡博彩(遊戲)、資本運作等時髦又“泛政治化”的幌子行傳銷之實,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和欺騙性。
事實上,它與傳統傳銷並沒有本質區別,不過主要是利用網上銀行、網上支付等方式收繳入門費或者會費,直接或間接誘騙拉人作為自己的下線從而獲利。
以網絡營銷、網購、網絡直銷等為名,變相收取入門費,並設定各種獎勵方式,激勵會員發展下線,這是目前傳銷分子慣用的欺騙方式。同時,社會上也出現了不少“免費獲利”“增值消費”式傳銷行為,宣稱“消費不用花錢,免費購買商品”“消費=存錢=免費”“消費滿500返500”等,欺騙性強,誘惑力大。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高同武律師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以往的傳銷需要聽課、考察、上級進行收單,同時需要開會營造氣氛。
而網絡傳銷活動自由、操作簡單、投資金額限製小,不受時間、地點的限製。而且,傳統傳銷主要‘殺熟’,網絡傳銷不僅‘殺熟’,通過網絡形式,欺騙的範圍更為廣泛和不受限製,侵害的對象具有不特定性。”
據市場監管總局官網,目前,網絡傳銷標的物除了傳統的健身器材、保健品、衛生化妝用品等實物產品外,還出現了網絡商業廣告通訊數據量、經營資金份額、計算機軟件等虛擬服務甚至虛擬概念,傳銷標的類型趨於複雜化、虛擬化且不易判斷識別。
“馬甲”翻新取證難
記者采訪了解到,相較於傳統聚集式傳銷,網絡傳銷涉案人員在起始階段會正常辦理營業執照,開辦的網站、App、微信公眾號等也有備案,傳銷手段很隱蔽。“有的為逃避打擊選擇做‘短線’生意,出一個新的平台騙了一波錢,立馬改頭換麵,打擊速度跟不上換‘馬甲’的速度。”一位參與傳銷案件偵破的工作人員說。
據介紹,網絡傳銷涉及大量數據,數據調取存在一定困難,有的涉案公司租用正規的雲服務器,有時為了調取數據手續就要跑半個月,耗時久、周期長,容易延誤戰機,有的涉案人員還會租用國外服務器,數據調取難度更大。在涉案資金認定方麵,網絡傳銷會員多,且很分散,涉案人員通常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進行交易,繞過銀行監管,很多資金經過第三方支付平台後,很難直接認定哪一筆屬於傳銷資金。
部分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受訪人士反映,網絡傳銷複製性、再生性強。一些涉及傳銷案件達不到刑責標準,有的抓了參與者隻能批評教育,有的參與者受巨額利益驅使,即使受到刑罰也寧願鋌而走險,有的還會獨立門戶或另起爐灶,具有很強的裂變性、再生性、複製性。同時,網絡傳銷受眾廣,在查處過程中,涉案人員還會通過集體串聯、惡意舉報等形式來幹擾辦案,加大基層幹警壓力。
金融投資埋坑大
網絡傳銷有時還穿著投資理財的外衣。就在上個月,徐州睢寧警方披露了一起特大網絡傳銷案,犯罪嫌疑人通過架設一款叫“BBGO”的虛擬貨幣質押挖礦平台,然後以高返利、高回報為誘餌誘使其下家拉人頭進行投資,從事組織領導傳銷活動。自2019年-2021年7月,該團夥成員在全國發展會員達11萬餘人,涉案資金達10億元。
警方偵查發現,犯罪嫌疑人通過搭建一款“BBGO”的虛擬貨幣質押挖礦平台,找到境外的宣傳人員幫助其偽造虛假的礦機和礦廠資料,在一些短視頻平台發布所謂的大型活動,來誘騙投資人加入其傳銷組織。
在一個同城反傳銷QQ群內,記者注意到有網友曾求助稱,其朋友因BBGO洗腦,投資了幾十萬進去。她轉發的BBGO宣傳內容顯示,這種傳銷自稱“投資小,收益穩定”。
針對不同級別設有不同獎勵方式,例如V1級別的,隻要直推10人,團隊業績達到20萬美元,就可以拿5%的獎勵;V2等級需要團隊培養3個V1,拿9%的獎勵,此後層級和發展下線人數不斷提高。
江西公安曾發布過關於“傳銷幣”的提示,表示這是一種利用虛擬貨幣,鼓勵會員“拉人頭”的方式賺取回報,不斷吸納會員會費達到斂財目的的傳銷活動。“凡是有‘XX虛擬貨幣、XX區塊鏈、XX原始股、XX物聯網,宣傳投資入股,保證賺錢,靜態幾倍,動態更多’這些說法的,都屬於騙局;凡是要求發展下線,層層得利的一定要謹慎;凡是高回報的,那必然是高風險。”楊先生對記者表示。
監管的追逐賽
數字化正在改變生活的方方麵麵,傳銷也趕在人們對新事物了解尚不成熟的階段,進行著坑蒙與欺詐。監管就像一場追逐賽,力爭以最快的速度堵住其財路。
近日,江蘇省南通市公安局發布提示稱,在工作中發現一些打著“新零售”經濟的旗號,誘導消費者和商家加入,並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返利依據。這些平台虛構訂貨數量,虛假交易,拉人頭發展下線,涉嫌組織、領導傳銷犯罪。
同樣,安徽省銅陵市市場監管局近日查處了該市首起網絡傳銷案,名為“優享代商學院”的平台通過推銷網絡課程,要求參與者購買VIP會員服務獲得加入資格,推薦人與被推薦人形成上下級關係。案件披著“新業態”外衣的經營模式,整個過程均通過網上傳播、交易,具有隱蔽性、跨區域性。
此外,對於涉及違規的直銷,市場監管總局也將依法查處。高同武對記者表示,對於直銷,要關注其是否獲得直銷活動區域許可,是否及時變更直銷經營許可和企業登記注冊事項等;相關部門要加強對直銷員招募活動的監管,關注招募主體、招募對象和招募廣告內容是否合法,是否以交納費用或購買商品作為發展直銷員的條件。還要加強對直銷培訓活動的監管,關注直銷培訓員是否持證上崗,培訓內容和方式是否合法。
高同武補充道,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應加強對直銷企業及其分支機構組織召開的含有產品推介、營銷方式、計酬製度、加入方式等內容的直銷會議(包括但不限於研討會、激勵會、表彰會、產品推介會、業務溝通會、美容或者營養講座等)及經銷商組織的各種會議的監管。會議的內容不應存在誇大產品功效、誇大獎勵回報等欺騙、誤導的宣傳和推銷行為。
附:2020年網絡傳銷案件一覽表
從表1,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網絡傳銷案件共計133件,主要分布在浙江、湖南和兩廣等27個省市地區。
圖1 2020年各省市網絡傳銷案件分布情況
從圖1,可以看出浙江、湖南、廣東和廣西等地區網絡傳銷案件均為10件及以上,可見這些地區的網絡傳銷異常猖獗。而山東、四川、河南、上海、河北和福建的網絡傳銷案件數量也超過5件,不容小覷。
圖2網絡傳銷的主要特點
網絡傳銷大多數都是打著消費返利、虛擬貨幣、投資理財和資金互助的幌子,以慈善、創新、扶貧以及軍民融合等名義進行詐騙的,是一種新型的網絡性犯罪。
圖3六大新型網絡傳銷模式
從圖3,我們可以看出新型網絡傳銷模式分別有“虛擬互聯網”式、“資本運作”式、“混合傳銷”式、“免費獲利”式、“互聯網博弈”式和“互幫互助”式等。網絡傳銷使用了隱秘的不公開的手段即互聯網推銷、廣告點擊、mlm(多層次信息網絡營銷)模式和廣告提成,它的得利方式同樣是交納會費(或說是享受產品),然後再拉人進入作為自己的下線,如此炮製,這種方式與傳統傳銷沒有本質的區別。
傳銷和變相傳銷不但給參與者帶來經濟損失,也對社會治安、社會和諧穩定帶來危害。因此對於傳銷,自身必須要提高警惕,遠離傳銷的危害。
《禁止傳銷管理條例》第七條下列行為屬於傳銷行為:
01
行為一
(一)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對發展的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滾動發展的人員數量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包括物質獎勵和其他經濟利益,下同),牟取非法利益的;
02
行為二
(二)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交納費用或者以認購商品等方式變相交納費用,取得加入或者發展其他人員加入的資格,牟取非法利益的;
03
行為三
(三)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形成上下線關係,並以下線的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上線報酬,牟取非法利益的。
傳銷或者集資詐騙項目常用的手段
第一,任何傳銷或者集資詐騙項目都會對其項目進行國家支持的包裝,為了迷惑參與者,他們首先會假借國家政策、斷章取義國家領導人講話、盜用國家項目、利用大眾媒體包裝宣傳,甚至直接以掛靠國有企業、與某些社團組織合作等方式。目的是證明其“合法性”。
第二,借用國家政策或者市場上興起的概念,例如被傳銷組織用爛了的“陽光工程”、“北部灣大開發”、“西部大開發”、“電子商務”、“區塊鏈”、“虛擬幣”、“大宗商品交易”、“原始股”、“資產證券”、“共享經濟”,以及最近熱鬧的“元宇宙”、“新能源”、“環保低碳”等等概念。目的是證明其“可行性”、“項目有前(錢)景”。
第三,通過所謂典型成功人士的塑造,樹立賺錢的某某人物、翻身的典範等。目的是證明其能夠帶動人人致富的“造福機器”,掩蓋騙局的“一將功成萬骨枯”的事實。
第四,麵對社會大眾及媒體的預警曝光,甚至在被執法部門查處打擊後,辯稱是遭遇競爭對手的攻擊、執法部門的斂財執法、媒體機構的敲詐勒索,以虛構此類謊言來掩蓋其違法犯罪的本質。
涉嫌傳銷常見關鍵詞
複投、直推、層碰、量碰、大區、小區、上線、下線、挖礦、礦機、原力、公鏈、代幣、公排、推薦人、引薦人、合夥人、低門檻、高回報、對碰獎、代數獎、級差獎、推薦獎、指導獎、教育獎、管理獎、複銷獎、原始股、互助盤、挖礦機、多級代理、三級分銷、靜態收益、動態收益、發展獎勵、無限複製、推廣收益、杠杆收益、每日提現、積分賬戶、獎金賬戶、推薦關係、團隊業績、分享推廣、短期回報、高額返利、財富自由、加入資格、投資期貨、推薦傭金、自銷傭金、市場補貼、期貨合約、數字貨幣、兌現證券、錢包模式、礦機模式、共振模式、全球共贏、共享經濟、無限層獲利、純資本運作、民間資本、自願連鎖經營、商品交易所、標準化合約、數字貨幣交易、禮包銷售獎勵、自動搬磚模式、多幣種跨鏈交易(歡迎網友留言補充)